[fusion_builder_container hundred_percent=”no” hundred_percent_height=”no” hundred_percent_height_scroll=”no” hundred_percent_height_center_content=”yes” equal_height_columns=”no” menu_anchor=”” hide_on_mobile=”small-visibility,medium-visibility,large-visibility” class=”” id=”” background_color=”” background_image=”” background_position=”center center” background_repeat=”no-repeat” fade=”no” background_parallax=”none” enable_mobile=”no” parallax_speed=”0.3″ video_mp4=”” video_webm=”” video_ogv=”” video_url=”” video_aspect_ratio=”16:9″ video_loop=”yes” video_mute=”yes” video_preview_image=”” border_size=”” border_color=”” border_style=”solid” margin_top=”” margin_bottom=”” padding_top=”” padding_right=”” padding_bottom=”” padding_left=””][fusion_builder_row][fusion_builder_column type=”1_1″ layout=”1_1″ spacing=”” center_content=”no” link=”” target=”_self” min_height=”” hide_on_mobile=”small-visibility,medium-visibility,large-visibility” class=”” id=”” background_color=”” background_image=”” background_position=”left top” background_repeat=”no-repeat” hover_type=”none” border_size=”0″ border_color=”” border_style=”solid” border_position=”all” padding_top=”” padding_right=”” padding_bottom=”” padding_left=”” dimension_margin=”” animation_type=”” animation_direction=”left” animation_speed=”0.3″ animation_offset=”” last=”no”][fusion_text columns=”” column_min_width=”” column_spacing=”” rule_style=”default” rule_size=”” rule_color=”” class=”” id=””]
作者: 宋晓强
早春9月的悉尼,和刚入秋不久的北京一样,天高云淡,北京是难得的秋高气爽,雾霾散尽,悉尼则是一如往常的暴晒,本来上周五和周六气温还30度,但是周日就骤降至最高气温只有10多度,不过这也算天公作美了,因为9月16日周日是悉马,当然也是北马。
我的北京那些小伙伴兴奋中签参加国内最大的跑步盛事,我则隔空同步在悉尼跑马拉松,我的首马就是北马,家门口,我的第一次中国以外的马拉松就是这次的悉马,也是在家门口,虽然疏于训练,报名费也小贵还是来了。
【悉马-北马不同之报名费】
北马:200RMB,这在国内的路跑赛事(不算越野和铁三)是几乎最贵的了,在国内的时候也觉得小贵。
悉马:160AUD,汇率不到5,现在想想北马只能算小贵了,悉马贵的不小。
周六去town hall领装备,当然也是有Expo,打算去扫荡一番,你懂的。发现没有保安把门,没有要门票,一切畅通无阻,井然有序,顺利拿到了自己的号码簿(bib),号码恰巧和我国内的手机号码后四位一样,甚是熟悉。这也是第一次穿西装去领装备。
也见到了可爱的“悉尼马拉松官方中文赛事服务”柜台的跑友们,用流利的普通话、粤语接待来自全球的华人跑者。
本来我以为扫荡后也会像参加北马的赛前博览会一样,大包小包、赠品、各种战利品,不管是白送的,还是扫码送的,收获颇丰,不料完全不一样。
【悉马-北马不同之装备】
北马:组委会的发的装备有号码簿、比赛服装、抽绳包、以及其他各种福利等等等,马拉松博览会上也是免费的,扫码领的战利品多多。
悉马:组委会发的只有号码簿,对了还有四个别针,Expo上商家不像北马那样多,不过还是有一些的,基本上没有免费赠品,不过每个选手可以得到一个大的能量胶还有一个香蕉,我还好奇的问这个香蕉是今天吃的,还是比赛日吃的,呵呵。我当时就吃了。
不过整个悉马的Expo井然有序,我印象深的是在我上面拍照留念的跑步路线图前有两个女孩在讨论着路线的走向,讨论了有些时间呢,后面有许多人打算拍照留念,没有一个人催那两个女孩,也没有一个人让那连个女孩让一下拍个照,都在耐心的等着他们谈论完毕。
比赛日的前夜,例行定装。Garmin充满电,能量胶备好,跑步眼镜擦亮、擦汗腕带、腰包、压缩裤都摆好,结果发现之前的全球限量版的奥森空顶帽没有带到澳洲来,不知道哪里了,就连备份的一个跑步不是空顶帽的,老婆告诉我上次带孩子坐船被风吹到河里了,好吧,早知道买个跑魔俱乐部的空顶帽了。一切就绪,早早睡下,等待黎明。
估计儿子是怕我睡过了,在我定的闹钟的前一分钟哭了两声,然后又睡了,真是我儿子。吃了老婆前一天刚蒸好的三个馒头,排空后在黑夜中慢跑向火车站。
【悉马-北马不同之公共交通】
北马:组委会的发的装备里有个公交一卡通,供选手坐公交、地铁,还可以收藏。
悉马:凭号码簿直接免费坐一切公共交通,所以无需携带Opal卡和钱。
火车上几乎没人,快到Milsons Point,看见了海港大桥上的半马跑者已经在跑了,要知道半马是6:00 开跑,起的真不是一般的早啊,全马是7:05开跑。
大家陆续到达海港大桥下集合,热身,我也找到了组织,志愿者们真的是辛苦了,起的比鸡早……
几乎来自全球的参加悉马的选手都汇集于此,即使不认识,也是朋友,因为我们此时此刻都有个共同的标志- 中国。我也从志愿者那里领了两个国旗贴,贴在了脸上,左边是中国的国旗,代表我们来自中国,右边是澳大利亚国旗,代表我们现在在澳洲。
天气好冷,也就是10来度,大家都瑟瑟发抖,Charles带大家跑了圈草坪,热了热身,集合完毕,来张合影,这只是全马的,半马已经在路上。
大部分人没有存包,而是一会儿会被外面的衣服扔在外面,这也是和国内马的区别。
【悉马-北马不同之存包】
北马:大部分选手会选择存包,把多余的零碎衣服放在发的抽绳包里,然后在终点领取。
悉马:大部分选手会选择总从组委会的建议,穿的保暖的厚衣服仍在跑道的路边,或者栏杆上,后续组委会会收集捐给慈善组织。
出发时间临近,按分组集合,注意这是自发的。
【悉马-北马不同之分组】
北马:报名的时候组委会按照你提交的以往的完赛证书来为你分组,当然也是A组在前,然后是B,C,以此类推。比赛的时候,N个保安强制大家按分组进不同的入口,然后有栏杆或者人墙隔开,后面的分组也想法往前挤。
悉马:报名的时候无需提交以往完赛证书,也不用抽签,自己报告自己的目标时间,然后系统分配组,我疏于训练,就按4小时外提交的,顺理成章的分到了B组,出的时候,大家也是按自己的分组集合,也没有人来维持秩序,因为本来就很有秩序,无需维持。
高兴的知道这次悉马,有两个我们华人跑团的官兔(官方配速员),要知道是可是300的官兔哟,我们打趣的说道,起跑前趁还能看见赶紧合张影,否则就一骑绝尘了。
时间到,出发,一转弯就是著名的海港大桥,如同跑北马一转弯就到了长安街上一样,海港大桥是悉马最宽的路段,长安街也是北马最宽的路段,同样也是两个马最让人兴奋的路段。
下面说说两个马的路线。
【悉马-北马不同之路线】
北马:一路向北,整个路线从天安门出发让后一路经过北京各个著名的街和建筑,然后终点是奥利匹克公园,也就是鸟巢附近。
悉马:而悉马整个基本是个折返,起点在海港大桥北,终点在桥南的Sydney Opera House,也就是悉尼歌剧院。大部分就在这一小片饶啊绕,感觉是为了凑里程画出来的,我估计整个跨度也就是在北京的二环里绕,而北马是从祖国的心脏一直经过二环、三环、四环、五环,跨度之大不相提并论。
自己知道自己不能和以往的自己比,疏于训练的条件下必须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目标420,进了4就是赚到了,压制开始的配速,按节奏开跑。天气太好了,庆幸自己没有穿长袖跑,虽然早晨冻得要死,不一会还是会被悉尼的大太阳热死。
跑过狭长的街道,看见路边的人们给大家加油,但却不是整齐划一的喊口号,而是随意的鼓励,感觉十分的亲切。
【悉马-北马不同之路边】
北马:和其他的国内的马一样,政治性更强,几步一个戒严的,防止无关群众走进跑步的队伍。而他们的外边不时有不知道是街道还是政府组织的表演,有大妈们的广场舞,还有整齐划一的拉拉队。不过我通过眼神,也看到了那些由于被封了路而过不去的人眼神里的怨怒。
悉马:除了海港大桥一段时间封路外,其他路段完全没有封路,只有志愿者有时候指挥横穿的人过去,路边也没有站岗的,只有志愿者还有拿着大大的牌子的小姑娘和家人,牌子上写着“Run Dad”,看见爸爸跑了过来,笑的脸肉嘟嘟的。没有组织的表演,但是却有乐队把乐器搬到路边给大家表演,还有黑人在拿着一个大大鞋的模型在跳街舞。你能想想,跑到30多公里的时候,旁边是酒吧,人们在路边喝着咖啡或者啤酒,而我们就从他们身边跑过,各不相干,偶尔和我们说下:“well done”,或者坐在路边的小孩子伸着小手和我们击个掌。
虽然悉尼的大太阳在暴晒,不过大部分时间却没有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Centennial Park里面,头上基本都是古老的树木,把太阳的遮的严严实实,旁边的狗狗该玩的玩,水里的各种鸟儿以及黑天鹅该戏水的戏水。
在将近口干的时候,总会看见志愿者的身影,看见水站,有水和运动饮料,在大约20多公里后,还有GU能量胶,比我自己带的好吃,以至于我自己带的能量胶最后还剩了几个。
当看见穿跑魔俱乐部的T恤或者帽子的时候,总会互相加油。看看我们300兔子的步伐。
对了,说下内急的事情。
【悉马-北马相同之内急】
北马:记得之前北马有尿红墙的,后来曝光后就没有了,但是到了昆玉河那边,却还是有选手在河边的树下来解决的,旁边的人也有时候起哄一下,实话实说,撒野尿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呵呵。
悉马:也有人在路边的大树下小便的,很少,但是没有一个人起哄,大家完全无视。
再说下纸杯的问题。
【悉马-北马相同之纸杯】
北马:纸杯装水,喝完扔在路边,一地纸杯。
悉马:塑料杯装水,纸杯装运动饮料,喝完扔在路边,也是一地。不过我手里一直拿着一个纸杯到的终点,不是我环保,是因为中间补给站里的胶状的糖豆我喜欢吃,也是用纸杯装的,但是我又吃不下那么多,又舍不得扔,就剩下的一些豆在纸杯里被我一路带到终点,要知道一路纸杯的哗啦哗啦声估计也是我的步频同步的,引来大家一阵纳闷儿,最后被等在我终点的老婆吃掉了,呵呵。
一路没有撞墙,终点是著名的Sydeny Opera House,也就是悉尼歌剧院,最后还可以冲刺下,冲刺的时候两边的观众还喊着:China Go。那感觉有种国旗在身的感觉。在终点把400官兔抛在身后,冲线。
幸福的是不仅顺利进四,还有跑魔俱乐部的志愿者们在终点线给我拍照留念。最后成绩358.
【悉马-北马不同之终点】
北马:北马的终点附近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无关人员远远的就被隔离了。选手跑过终点线之后可以让其他跑友给拍个照,然后领那一兜完赛包,里面包括最终要的奖牌、完赛服、吃的,喝的,等等。
悉马:悉马的终点就像真个线路一样是完全开放的,亲属都可以到终点线附近等着,当然大家都会自觉的不妨碍秩序。选手过了终点线之后从志愿者的手里领个桔子、苹果还有瓶水,你需要手拿着,完全没有什么完赛包,志愿者给你块奖牌,还有平铺在桌子上的按号码分开的完赛服(只要全马有),完后就OK了。
晒一下今年北马和悉马的奖牌。
【悉马-北马不同之奖牌】
北马:奖牌霸气,确实也霸气,因为北马的奖牌可是和六福珠宝一起合作的,镶的可是足金。我手里的之前的北马奖牌网上曾经炒到过5000元以上。
悉马:奖牌艺术性很强,涵盖了起点和终点,即海港大桥和悉尼歌剧院,中间的悉尼歌剧院还可以旋转,我宝贝儿很喜欢。
老婆和孩子坐船到悉尼歌剧院来接我,听说我轻松跑进4,很高兴,宝贝儿又登着他的滑板车陪我来到跑魔俱乐部官方中文服务处见到了各地的华人跑友们,大家交流感受中还可以享受跑魔俱乐部为大家准备的补给。
确实有些饿了,和宝贝儿一起享用了一些甜点之后,宝贝儿最后抹了抹满嘴巧克力蛋糕的小嘴儿后说,”什么时候还来这个帐篷”,呵呵。
各地的跑友相继各种姿势留念,上面就是来自中山的跑友的嘚瑟姿势。
还看到了终点处骑着马的帅气的女警。
一切修整完毕后,和老婆孩子一起坐Ferry回家,依次告别悉马的终点-sydney opera house和起点Harbor bridge,悉马来年再见。
第二天我们跑团的照片还上了澳洲最大的华人日报,看到自己的照片在报纸上,小激动还是有的。
【悉马-北马不同之一句话总结】
北马:一个只有全马的戒备严格的比赛,英文名:Beijing Marathon
悉马:一场包括3.5km family run、10km Bridge run、半马和全马的跑步节日,难怪英文名叫Sydney Running Festival
但他们都是IAAF(国际田径联合会)的金牌赛事,都曾经是我家门口的比赛,都值得你体会一番,来吧,我在悉尼等你。
悉尼马拉松(http://sydney-marathon.com)官方微信公众号
Devils Run Club(跑魔俱乐部)-悉尼马拉松官方中文赛事服务
[/fusion_text][/fusion_builder_column][/fusion_builder_row][/fusion_builder_container]